一吃完就“饭困”,可能是4种疾病信号!
日期:2023-09-20 / 人气: / 来源:未知
饱餐一顿之后,总是不自觉地开始犯困,这对大多数人来说属于正常现象,不用太过在意。但是对于一些特定人群来说,可能是某些疾病发生的信号,需要留个心眼,排除一下隐患。
总是“饭困”需警惕几种疾病
存在饭后犯困的情况,可以先调整饮食,减少精制碳水,多吃蔬果、粗粮,看能否缓解。
如果在调整饮食后,还持续存在饭后昏昏欲睡的情况,则要警惕几种疾病,及时排查隐患。
老人、糖尿病患者,最容易出现餐后低血压,表现为饭后乏力、犯困、眼前发黑、头晕等。
餐前先量一下血压,餐后半小时和1小时再各量一次血压,存在以下情况之一,均为餐后低血压:
收缩压(高压)下降20毫米汞柱;
收缩压由餐前≥100毫米汞柱下降至餐后<90毫米汞柱;
或餐后血压轻微降低,但伴随头晕、乏力。
胰岛素分泌迟缓的糖尿病患者,血糖升高时,胰岛素并不能及时分泌,进食后,当血糖开始下降时,胰岛素才开始大量分泌。
此时在胰岛素作用下,血糖进一步下降,就会导致餐后血糖“失控”,比常人更容易犯困、想睡觉。
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表现比较隐蔽,主要症状为表情迟钝,讲话节奏慢,对很多事情提不起兴趣,经常疲倦犯困、饭后尤为明显。
饭后血液会集中到胃肠道内去促进消化,供应心脏的血液就会减少,心脏有问题的人会产生心慌、胸闷、乏力、困倦等症状。经常出现犯困症状,也可能是心脏收缩功能出了问题。
肝脏是重要的代谢器官,出现病变,其解毒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功能会有所降低,向身体其它器官输送的养料也会减少,易引发身体乏力。
如何缓解“饭困”?
排除以上病理原因,对于单纯饭后犯困的人,生活中可做以下调整:
每顿吃“七分饱”。以粗粮、豆类、薯类代替精白细软食物,建议粗杂粮占全部主食的1/3左右;增加绿叶蔬菜等膳食纤维含量高的食物;减少高脂肪、高糖食物摄入。
吃饭时,可根据“纤维类→蛋白/脂肪类→碳水类”的顺序来进餐,这样对餐后血糖更友好。
吃完午饭后,可以小憩15分钟左右,不仅能有效缓解犯困状态,还能降低体内压力激素分泌,提高下午工作效率。
另外,国外有项研究发现,一周午睡3次以上、每次小于30分钟的人,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了37%。
有研究表明,喝水能够让大脑提速,有助于保持思维敏捷,减少困倦感。
日光决定了身体的自然昼夜节律和睡眠-觉醒周期。处在昏暗的光线下,身体生成褪黑素;在明亮的自然光线下,人则会感到更警觉、清醒。
推荐内容 Recommended
- 渴了再喝,不渴不用喝水?08-02
- 今日科普丨甜瓜“甜”得嗓子疼,竟然是种病?06-28
- 健康体检前,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06-26
- 为什么男性要多吃含锌食物?04-09
- 回南天可能潮出四种病03-06
相关内容 Related
- 渴了再喝,不渴不用喝水?08-02
- 今日科普丨甜瓜“甜”得嗓子疼,竟然是种病?06-28
- 健康体检前,都需要注意哪些事项?06-26
- 为什么男性要多吃含锌食物?04-09
- 回南天可能潮出四种病03-06